他叫吴元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平常只要一得空,他就会带着徒弟汪训虎穿行在南通的老街小巷,收集一些老旧的蓝印花布。
师从吴元新十多年的汪训虎,格外珍惜这样收老布的经历。老布记载的是历史,传承的是经典,不仅保留着蓝印花布传统的工艺和纹样,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蓝印花布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印花织物,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南通的蓝印花布作坊就已形成规模,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公认的“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高效且色彩多样的现代印染工艺得到普及,传统手工印染的蓝印花布逐渐被取代,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南通,少数人依然在为传承这项技艺苦心耕耘,吴元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用40余年的匠心,使古老的蓝印花布焕发出新的生机。
吴元新出生在南通启东,祖上数代都擅长织染技艺,他也因此从小就对蓝印花布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吴元新就主动进入当地的一家蓝印花布厂,当起了学徒。
1982年,吴元新考入宜兴陶瓷学校美术专业。对此,厂里很支持,并和吴元新许下“君子约定”求学期间,继续为厂里做设计。
1987年,南通筹建了全国第一家旅游工艺品研究所,精通整套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的吴元新作为优秀人才被招进研究所,专职从事蓝印花布的设计与研究。然而十年后,蓝印花布的订单越来越少,单位决定淘汰这项业务。吴元新有两个选择:留下,就要改行去设计其他产品;坚持做蓝印花布,就不得不辞职“下海”。
权衡再三,吴元新决定辞职。1997年,吴元新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蓝印花布艺术馆。
2002年,吴元新的蓝印花布艺术馆迁入了南通市政府出资修建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吴元新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心无旁骛地营造梦想之中的“蓝白世界”了。
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吴元新被评定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曾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并被授予“山花奖”个人成就奖。2006年,吴元新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成为建国以来中国民间传统印染行业第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为了传承蓝印花布,吴元新说服原本要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回来加入他的传承大业之中,女婿也成为了传承人之一。而除了传统的家族式传承之外,他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到各个高校做交流,希望将蓝印花布传播得更广、更远。
2009年,吴元新受邀到北京服装学院做讲座,现场的学生很多,但有一个叫汪训虎的学生让吴元新印象深刻。
当时的汪训虎在北京服装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日本型染,他发现日本型染和蓝印花布在工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引起了汪训虎极大的兴趣,而吴元新的到来,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和平常听讲座的学生不一样的是,为了搞清楚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汪训虎在读硕士期间,多次从北京来到南通,向吴元新当面请教有关蓝印花布的知识。
从蓝草如何变色的原理开始,吴元新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汪训虎制作蓝印花布的每一个步骤,他也从不藏私,耐心地教,直到汪训虎完全领会为止。
2012年,汪训虎硕士毕业,他直接应聘到南通大学,成了一名染织专业的老师,这样,他就能常和吴元新见面了。不过,随着蓝印花布推广面的逐步扩大,吴元新常常四处奔波,汪训虎想要随时向师父请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但他也有自己的办法,筛粉、刮浆、染布、刮白、晒布,他在工厂里边也会跟那个一线的师傅们学,他们有很丰富的制作经验。
2019年,江苏启动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吴元新却犯了难,因为他这些年的“立体化”传承,可谓桃李满天下,选谁作为“名师带徒”计划的徒弟呢?一个学徒,一门手艺,如果没有点天赋也不行的,而汪训虎既有天赋,又热爱、又喜欢、又勤奋,他应该是培养传承人最好的一个苗子。
眼下,汪训虎在读北京服装学院的博士,进一步在染织专业上深造。每次回南通,他都兴奋地拿出最新的作品请师父点评、指导。
从2009年结缘开始,吴元新传承蓝印花布的力量就又多了一分。如今,汪训虎正接过师父的大旗,继续为这门传统工艺的发扬光大而努力。
四十多年的坚守与创新,让千年文化再焕光彩,如今师徒相承,薪火相传,蓝与白的世界后继有人!